第121章 与中秋月 相互映照-《奇玄情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父亲兴致很高,笑吟吟地教三个小孩子有关月亮的童谣:“月亮光光,姊妹烧香……”

    “大月亮,小月亮,哥哥起来学木匠,嫂嫂起来打鞋底,婆婆起来樁磨米……”

    “月儿明,月儿亮,月光照在酒杯儿上……”

    母亲也会教他们唱那些有关月亮的老歌:“十五的月亮,升上了天空哟……”

    “十五的月亮,照在家乡照在边关……”

    “月亮走,我也走……”

    何乐的妻子当然是忙前忙后,椅子坐不热又事做。

    父亲是好客的,而且楼上的晒场也足够宽大,说不定人越聚越多,何乐的那些堂兄堂嫂,侄子侄女,一大帮,一大群,有了中秋月的指引,不必相请,就都会来到。

    父亲做的二十四把椅子都不够了,又搬出了他做的十六条圆凳,又请出了方桌,高板凳,小方桌,写字台,半高板凳,条凳,小凳子,把场地摆得满满滴。

    后来几位长辈也被请来了,把场子挤一挤,每位长者都有一部凉椅,父亲是家主,他早有准备,陈家的人在我家都是有座位的。

    再后来,挨邻队上的陈家后人也被请来了。

    灶房中烧锅不熄;厢房中柜子,囤子,桶子,箱子,开盖不闭;冰厢,碗柜,壁橱,随关随开,父亲是吃不穷穿不穷的家底,有的是待客的东西,所有人无为尽欢。

    一夜欢聚,直到月亮落地才会慢慢平歇,就连母亲的瞌睡都被通通撵走了,就连何乐妻子的话都多了起来。

    来得越多父亲笑得越灿烂,都是陈家的人呵,嗬嗬嗬!哈哈哈!

    奇石镇外的何乐已经泪流满面——这个场面,才是家里的中秋呵,家里很多大节日都是这样度过的。

    有所区别的,就是中秋节没有放烟花火炮,也没有远亲,还不是陈家最热闹的日子。

    每到家里热闹的大日子,何乐总是不能完全融入进去,可能就因为他从没有把自己只当成家庭的一份子,总是把更大的使命强加在自己的身上,而今远离了家的圈子,反而能跟家的感情更加融洽。反而跟家的气氛贴得更近。

    但愿他们不要在热热闹闹之中,fa现有一个人缺席。

    何乐啊,有那么好的家可以呆,你何乐而不为,何苦要南离去南国打工,你是何苦来哉!

    就是因为这些,只有我不改初衷,笔写,必写中秋。

    夜已深,所以难解难分,中秋月渐渐偏西,何乐在想家的遐思里遗忘了自己,他仍旧跟随着自己的影子,向北,慢慢地遥对着家门的方向,在走,在走。

    走着走着,就看到了那九个人围成了一个蒜头,就看到了王品公司的五个白领丽人开成了一朵鲜花。

    何乐的这一夜,不止是只听王叔说说,不止独自走走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